活在温哥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4|回复: 0

[温村新闻] 从江南水乡到藏地秘境,浙江宁波女孩“措香”的雪域“音”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088
发表于 2024-7-13 21: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欧盟
wE522G064EZ1500w.jpg



陈嘉玮在四川电视台康巴卫视春晚表演扎念 受访者提供

在藏传佛教诸多神佛中,有一位音乐女神,于天地混沌之时,从海里升起,一边弹着扎念(藏族传统的弹拨乐器),一边用歌声来唤醒世界,这位音乐女神俗称“央金玛”,还有一个别称叫“措香”,措是大海,香是生长。

在浙江宁波,也有一位生长在大海边的“措香”——95后汉族姑娘陈嘉玮,“措香”是她给自己取的藏族名字,凭借一口流利的藏语和地道的藏族歌声,她将藏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

找藏族司机师傅牵线拜师

踏上“西行取经”之旅

陈嘉玮出生于1995年,毕业于浙江音乐学院,现在是宁波市松花江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

与藏族的渊源始于大学期间。2017年7月,陈嘉玮跟随浙江音乐学院“八秒”合唱团赴西班牙巴塞罗那演出,她表演的《卓鲁-西藏牧歌》令外国观众赞叹不已,她自己也深受震撼。

“这首歌没有明确的歌词,是通过哼唱的形式表演,让我感受到藏歌是不可捉摸的、神秘的。”从那时起,陈嘉玮对藏地这片遥远的土地有了向往,她很想去探寻真正的藏族音乐。

2018年大学毕业,陈嘉玮如愿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当她在音乐书上看见藏族乐器扎念后,长久以来的向往终于化为实际行动,她着手联系当地的老师,立志学会这种漂亮的乐器,而她与藏地的缘分也就此开始。

当时,陈嘉玮翻遍通讯录,找到了自己认识的唯一一位藏族人——一位出租车司机,她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旅行时记下了他的电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给司机发了消息,幸运的是,司机师傅回复了。通过热心的司机师傅,陈嘉玮辗转联系多人,最后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道吉才旦为启蒙老师。

藏族的弹唱不分离,弹着扎念,用藏语唱藏歌,是陈嘉玮的梦想。在踏上“取经之路”前的四个月,她开始自学藏语。“身边没有一点资源,不用说找老师,连一本书都没有。”最终,她在一家“偏僻”的淘宝店,找到了一本安多口语(藏语三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安多藏区及其附近地区)读本,“可惜完全看不懂”。

眼看着出发时间越来越近,被逼急了的陈嘉玮求教卖家,通过卖家的推荐,她联系到一位民间公益教授藏语的老师,开始线上自学。工作间隙、下班后,她每天雷打不动地学习两三个小时,就这样坚持了四个月。

从2019年7月开始,陈嘉玮利用每一个寒暑假往返于西藏与江南,在藏地寻访民间艺人,探寻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藏族音乐,回到浙江后,再把假期学到的知识巩固起来,有时候练琴一练就是一个晚上,这一坚持就是五年。

“要想了解藏地,就得了解这些随处可见的符号。不只是消除偏见,更是消除自己的无知。”一次次地深入藏地,陈嘉玮透过西藏音乐的神秘面纱,感受到典雅、空灵、轻快的艺术内核,“我们一直在寻找与自己磁场对应的事物,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投缘。”

URn1nrFelrhrmrkM.jpg



陈嘉玮跟着老师学习巴塘弦子 受访者提供

将藏歌带到课堂

展示地道民族音乐

身为音乐老师,陈嘉玮把藏歌带到了课堂上。

当她第一次穿着藏服,唱着藏族歌曲,出现在课堂上时,先是收获了一波天真的“嘲笑”,但随着她说起藏语,弹起扎念,跳起藏舞,学生们便在不知不觉入了迷,跟着老师摇摆起来。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藏族音乐的精髓,陈嘉玮特意设计了教学方式。

比如说,从视觉上,她穿着一只袖子放下来的藏装去上课,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袖子会放下来,这是因为早晚温差大,从衣服上感受到藏族人民生存的智慧”;听觉上,她会穿插讲一些简单的藏语,让孩子们慢慢进入藏语的语境;思想上,带着学生们探索藏歌的唱法为何这样洪亮?原来是因为藏区地广人稀,为了让你听到我的声音……

Q60ao14Wco0aB55c.jpg



《听见堆谐》音乐公开课的课堂上 受访者提供

“学会另一种语言,便是触碰到了不同维度的世界,我只想把当地真实的东西带过来,而教师这个身份使我恰好具备了传播文化的条件,这应当就是我的责任吧。”陈嘉玮还把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成果和感知到的民俗文化,设计成了音乐公开课《听见堆谐》,到各个学校开讲,将最真实的民族音乐文化带到课堂,呈现给每一个孩子。

zNJZwh482tinjntd.jpg



措香(右二)和爸爸(左一)在藏地与当地人一起唱歌 受访者提供

化身文化交流的使者

让遥远的西藏不再遥远

陈嘉玮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拉萨旅游时,发现远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拉萨,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因为我来过,所以我明白。可是还有很多没来过这里的人,对西藏的发展变化并不了解。”陈嘉玮说,就像在藏区和当地同胞交流时,她发现一些藏族朋友对区外、对汉族也有许多不了解。

渐渐地,陈嘉玮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大家地域相隔较远,所以有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知晓。如果在未来,我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促进大家互相交流,那就太好了!”

2020年,陈嘉玮把课堂搬到了互联网上。起初,她在微博发了一条有关藏歌的弹唱视频,没想到反响很好,大家都没认出她是汉族,评论区全是藏语留言。“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藏族女孩对待,感觉完全融入了他们,这是很大的认可。”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播藏文化,也为了监督自己的学习,2020年,陈嘉玮开始在个人公众号“措香境观”上进行藏语教学,并分享藏区的民歌和文化故事。这个无意之举,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今年年初,陈嘉玮作为授课老师,参与到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开设的《藏语入门》课程,为向往西藏神秘高原的朋友们,提供系统学习藏语的机会。

这些年,往返于江南和藏地,陈嘉玮有了更大的梦想,她看到从江南到藏地的这条线路上,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如果能走进这些少数民族,学习他们的传统音乐,再重新去演绎、传播,那就更好了。”

“个体是渺小的,但每个个体产生的能量是无限的,我想让更多人在我身上看到一种可能性,想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很潮的。”陈嘉玮说,希望大家能从她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藏地:没有猎奇,没有神秘,有的只是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好好生活的人们。在歌声中,大家一起回归本真,一起驰骋在辽阔的雪域和无垠的草原上……

w6iz8buuBGEJT007.jpg



陈嘉玮的个人公众号“措香境观”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贾晓雯 实习生 陈青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温哥华

GMT+8, 2025-5-8 14:14 , Processed in 0.0183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 2001-2023 www.van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