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温哥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回复: 0

军事专家戴旭直言,在军事方面,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敢和我们较量

[复制链接]

338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0160
发表于 2025-3-24 13: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戴旭这位被称为“解放军战略预言家”的国防大学教授,又一次走进了舆论中心。

尽管有些人的印象里,他一贯语气强硬、观点鲜明甚至“咄咄逼人”,但他背后的重量级背景——国防大学、中国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都是响当当的“官方智库”。



换句话说他的表达极有可能代表了我国军方部分高层的战略思路。

那么他为何如此自信地断言“当前无国敢与中国在军事上硬碰”?答案要从我们日益完善的多维度军事能力谈起。
一、官方背景与核心论断

戴旭能在舆论场中拥有相当话语权,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犀利,更在于他浓重的“官方”标签。



国防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这些都是国家级战略研究机构的重要职位,也让他的一言一行自带“军方专业视角”。

要知道战略学界常常以严谨数据与实战经验为依据,既要结合传统战争模型,也不能忽视现代军事科技的“降维打击”可能性。

戴旭的结论背后便是军方几十年军事现代化建设、核威慑力升级以及历次“局部冲突”演训成果的综合判断。



在戴旭看来,当前无国敢与中国在军事上硬碰”的核心逻辑是几近完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以及历史经验支撑下的军队战斗力。

他不仅强调现代装备的升级,还尤其提到抗美援朝等历史经验,装备可以“补课”,但战斗意志和战争动员能力不是人人能学得来的,这才是令潜在对手顾虑的关键所在。



二、中国多维军事优势的渐进升级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东风系列导弹已经把覆盖面从近海延伸到西太平洋甚至更远,形成了对关键节点的饱和打击能力。

通过三位一体核力量的现代化升级,中国实现了“有实力进行二次核反击”的可信能力。

无论是海基、陆基,还是空中投放,中国的核力量正逐步迈入与世界其他核大国对等的行列。



与此同时我们的常规打击手段也在发生质变。

林林总总的先进战机、远程火箭炮,以及以“航母+反舰弹道导弹”为核心的“海上长城”体系,都在告诉世界,随着北斗系统的加持,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单向透明”已成型。



戴旭最喜欢用的词汇之一,是“反介入/区域拒止”,换句话说,不欢迎你来,你也打进不来。

一方面航母编队带来的远洋作战能力让对手在近海、远海都要三思而行,另一方面反舰弹道导弹从源头上限制了美军航母靠近。

美军的推演结果显示,介入西太平洋可能要面临不对称风险,这样的代价显然不符合美国战略利益。



三、从“百战经验”到“实战化训练”的演绎

有人会疑惑,“都是现代化军事装备的对决,抗美援朝的经验是否过时?”

与戴旭的观点吻合的是,抗美援朝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和“在物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依旧敢打硬仗”的心理优势。

装备能在短时间内靠钱买、靠技术补,但是“血性”和“意志”却无法一蹴而就。



如果有一支军队从最高层到基层官兵都拥有强烈的使命认同感,那融入了现代装备后,它的战斗力往往会成倍提升。

戴旭还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若真爆发大规模冲突,就算沿海城市受到一定打击,中国依然可以凭借地理纵深与超大规模动员能力在“拉锯战”中获胜。



这个推演模型强调的是美国承受不起一场超大规模的对抗,因为西太平洋的失去比想象中代价更大。

反观中国,自古就有“重头再来”的历史传统,只要保留住核心生产力和人口优势,就能支撑起苦战之后的胜利。

更值得注意的是,军民融合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效能。



戴旭就多次强调,我们在高铁、基建、通信、快递物流等领域全球领先,这些“平时看似民用”的系统,但在特殊时期可以一键转化为军事后勤与战场保障。

现代化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打破传统“大国博弈”的旧地图。



四、台海与南海的新格局

火箭军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等手段,使得任何国家想要插手台海局势的代价都将指数级上升。

更何况常态化的绕岛巡航早已形成对台岛实际性管控,让外部势力再想玩火,就必须先评估自己会不会被火烧到。



南海同样是重点,岛礁军事化建设不仅为中国打造了“不沉航母”防御链,也让南海航道的掌控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更重要的是,今年正式实施的海警法,赋予了海警更大的执法权和威慑空间。



这意味着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范畴”不仅是纯粹的军事力量,还有行政执法、经济开发等综合性手段。

对于那些试图挑战中国主权的势力而言,这是一道相当难以跨越的防线。



结语

正如戴旭反复强调的,真正的安全是建立在可信的强大武力之上。

毕竟在丛林世界里,没有人会替弱者说话,要的就是实力这块“硬通货”。

而中国通过数十年持续的军事与综合国力建设,一步步撕开了美国全球霸权体系在西太平洋区域的空子。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驻足观望或犹豫不决,都可能错失良机,唯有牢牢掌控“刀把子”,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谈笑风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温哥华

GMT+8, 2025-7-21 03:01 , Processed in 0.0233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 2001-2023 www.van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