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温哥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9|回复: 0

[温村新闻] 行走大运河|流动的大运河有多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239
发表于 2024-7-12 1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人民网记者 黄钰
vcuy9W5H7HZmzDX7.jpg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DmB7Z3cM8bpB3BKp.jpg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GQEKqMW2pnm22ceE.jpg



无锡运河汇。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VW5yYbCaZ2AZtLWA.jpg



徐州窑湾古镇。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IOxo8PYp4t3PdtDI.jpg



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宿迁市委网信办供图
Qp72Sv7i2IMpsU2K.jpg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wkKK249284bh2ods.jpg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eNgLhIM6l6ZqqAn8.jpg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ejo5TxgdN5nUgxLx.jpg



徐州窑湾码头。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S66zgFyvy6z6yXeq.jpg



镇江谏壁船闸。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y5Njr8hYor5YDjeD.jpg



淮安水上立交。淮安市委网信办供图
DCE0rrYRHe1YIrF6.jpg



宿迁运河湾半岛公园。宿迁市委网信办供图
gUmMBBgZm6mT2NbM.jpg



苏州望亭水上服务区。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编者按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3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从扬州出发,探寻大运河作为文化根脉、生态绿脉、经济动脉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申遗成功不仅是获得一项荣誉,更是告诉世界,我们有能力把大运河遗产保护好、利用好。”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顾风说,“我们要让大运河长期发挥作用,保持它活态的特征”。
十年来,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开启新篇章,沿线城市陆续对大运河航道建设、遗产保护、景观打造进行有序规划。沿河行走,一幅幅别样的景观图带领我们穿梭古今,感受运河之美。
在港口、船闸和水利枢纽站,大运河吞吐万千、通江达海之势尽显。千吨货船智慧过闸,南水北调工程引一泓清泉北上。
在漕运、窑群、工业等主题博物馆,大运河的不同侧面鲜活生动。数不清的文物、古籍讲述着“一寸水深一寸金”的故事。
在各具特色的运河公园,从前的废弃工厂、黑臭水域蜕变为城市绿芯和艺术长廊。一批集生态、体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文旅地标在大运河畔焕发新生。
在水乡古镇,路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人好似进入到古画之中。居民在河边摇扇乘凉,游客身着汉服立于古桥,非遗体验馆里传来欢声笑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温哥华

GMT+8, 2025-5-18 04:23 , Processed in 0.0174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 2001-2023 www.van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