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温哥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回复: 0

军事: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凡兵之道莫过乎一

[复制链接]

338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0160
发表于 2024-7-15 07: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军事: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凡兵之道莫过乎一-1.jpg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六韬》中战略设想的最高境界。《六韬·武韬·发启》: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这一思想,与《孙子兵法》的“全胜”论、“先胜”论,及“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具有同样的性质。明刘寅曰:“全胜不在战斗,在胜于无形;大兵无欲伤残,在完吾士众。能胜于无形而兵无伤残,是其智与鬼神通,所以重言微哉,微哉,而叹其妙也。”(《武经七书直解》)是对其的继承与发挥。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 《六韬》中对为将帅者所提出的要求。《六韬·武韬·发启》:“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认为“大智”、“大谋”者,实为天理之常。如道义、民心,得之者得天下,失之者失天下,此乃人所共知,无所谓谋与不谋。“不谋”者,人不见其谋。而斤斤思虑于小智、小谋者,则往往见大而不识,或知大而不取。


凡兵之道莫过乎一 《六韬》提出的作战指导思想。《六韬·文韬·兵道》:“武王问太公曰:‘兵道如何?’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幾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明刘寅解曰:“一者,诚实而专一也。惟其诚实而专一,故能独往、独来,犹言独出、独入,谓无敌也。”(《武经七书直解》)作为基本的指导原则,“一”的内涵是:军队上下一心,官兵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从而做到:意志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唯其“统一”,故能不失时机,故能形成气势。这样的军队就可以独往独来,所向无敌。由于“一”的境界接近于“道”,故能用兵如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温哥华

GMT+8, 2025-5-19 14:47 , Processed in 0.0181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 2001-2023 www.van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